电脑、因特网、金融卡、身份证、磁卡……现代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然而,当我们骄傲地冲上数字化浪尖时,你是否意识到了这些可能是一柄双刃剑 ——既给我们带来便利又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呢?我们的个人信息在传送的过程中,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截获并加以利用;个人帐号信息,也可能被那些非法之徒偷窃,给自己带来不必要不得的麻烦和经济损失。然而许多人都认为:“我不会那到倒霉吧,我跟这些人素昧平生,他们干嘛要攻击我呢?”这种侥幸的想法是十分危险的。
上网红灯频闪,安全警钟长鸣
A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镇一小区内,一名连续三个通宵在网吧上网的少年,因父亲不准他再去网吧,竟然从四楼窗口一跃而下,以身殉“网”。
B 某高二男生因上网聊天而迷恋“女友”,见面时“漂亮妹妹”竟是翩翩少年,于是恼羞成怒,将17岁无辜少年当场杀死。
C 安徽省阜阳公安局在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中,破获首起盗用他人密码上网案件,17岁网民胡某利用网上黑客软件扫描了2万多个上网用户和密码,自己使用他人传播使用,侵害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D 一项调查表明,上网上中学生被欺骗的现象屡屡发生,曾经受到过欺骗的占13.3%。此外,受于过网上诈骗的占2.7%,而受到盗窃侵害的占1.6%,深受破坏信息之“苦”的占1.6%,受到人身威胁的占3%。
在互联网创造的虚拟世界里,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无限缩小,人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获取信息、拓宽视野。然而,在网上也可以被引诱给出信用卡号码;其他方面的隐私内容如姓名、住址、年龄、性别和家庭详细情况等这些个人信息很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可能因为无意中打开了神秘邮件的附件或者从不安全的网站上下载内容而将蠕虫、僵尸、特洛伊木马或其他恶意程序代码引入你的计算机;甚至也可能会接触到令人反感的、或者怂恿从事危险行为的、或非法行为的内容。
网络风光无限,上网其乐无穷。但受社会阅历的限制,我们又会偏激地只看到它美好的一面,而忽略其丑陋的一面。为此,我们常常饱尝苦果:给自己或亲人带来伤害,或财物受到损失……但我们没有必要对它惊慌失措,因噎废食。我们要切记:网上并不安全,在我们上网或即将上网时应构筑心理“防火墙”,安全警钟在心中长鸣。
以下这些规则只是为了使你更加安全。
(1) 在网上,不要给出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或好朋友的意见,没有他们的同意最好不要公布,如果公布要让父母或好朋友知道。
(2) 不要自己单独去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应到公共场所,并且要父母或好朋友陪同。
(3) 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回答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4) 未经父母的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当你单独在家时,不要让网上认识的朋友来访问你。
(5) 记住,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先生。你在网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
(6) 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互联网不感兴趣,也要让自己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联网的经验。
(7) 控制自己使用网络。最好平时用较少的时间进行网络通信等。
(8) 切不可将网络(或电子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或焦虑。
(9) 在学校机房、网吧或一些提供免费上网的公共场所上网时,注意操作中不要让浏览器记住自己保密资料;离开前,必须将自己的电了邮件或QICQ 的财号和密码删除,然后关闭掉浏览器。
--
原文链接: http://www.wcnrw.com/ZhuanTiPingDao/QiTa/200506/406.html
|